《正见》读书笔记

先说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丹国藏传佛教红教的一位上师。不仅在佛教修行极好,还曾导演拍摄了两部电影。仁波切对世俗生活并不陌生,经常在世界各地讲座说法。所以在他的著作中,语言生动贴近生活,可以感觉到他极力在用世俗化的语言和思路来解释佛教教理,甚至经常举一些世俗生活的新闻事件当例子,让人容易接受。

我把精华内容做了摘录,括弧中的蓝色字是我的个人理解。

有关四法印:

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什么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认为,并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无常,你认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恒常的,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绪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实在有某些情绪是纯然愉悦的,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现象都是如幻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确实本具自性而存在,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认为证悟存在于时间、空间及能力的场域之内,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有关四圣谛:了知苦(苦)、抛弃苦之因(集),修息苦之道(道),了知苦可灭(灭)。(这四条是佛教教义的最核心内容)

诸行无常:

我们习惯以“你拥有什么”,而不是以“你是什么样的人”来评断他人。

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

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的活着。

你生起慈悲心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无常纵然如此明显,人们却视而不见。

有漏皆苦:

对于悉达多而言,任何具有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质的事物,既是痛苦。(所谓韶华易逝、昙花一现。有漏皆苦)
广义而言,快乐的定义是,一个人拥有完全的控制、自由、权利、安逸,没有障碍,没有束缚。(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但是,我们鲜少真正地满足,我们的心里有一种永不休止的唠叨,想要从生活中获得更多,而这种不满足就导致了痛苦。

悉达多的解答是:培养对情绪的觉察。
如果情绪正在生起的时候,你能够有所觉察,即使只是一点点,就能够限制它们的活动。(观呼吸、内观、禅修等等修行手段,觉察自我是很重要的部分)
当你开始注意到情绪所能够造成的损害,觉知就会开始发展。当你有了觉知,你就会了解面前的危险。不知才是恐惧的根源。(在佛教中,不知和没有智慧,被称作“无明”,无明带来了痛苦。通过修行,断除无明,得到般若智慧,拥有了大智慧,才能远离痛苦。)

诸法无我:

逻辑推理过程如下

诸行无常—-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没有恒定不变的恒常—-事物并非如其所现的那样—-追求事物就会失望—-有漏皆苦—-万物本质皆为空性,也即,诸法无我

了悟了空性的悉达多,对菩提树下的忘忧草或宫殿里的丝绸坐垫没有好恶分别。金线织成的坐垫价值较高,完全是由人类的野心和欲望造作而来的。

涅槃寂静:

对悉达多而言,究竟的安歇之所,无论是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如果你一定要指出一个实质的地点,那可能就是你现在坐着的地方。

跟难陀一样,当更好的快乐出现时,我们就马上丢弃现有的快乐。见到了独眼猴,让难陀加强了他妻子是最美丽的觉受,但是当他见到了众女神时,他毫不迟疑的把妻子抛弃了。如果证悟只是快乐的话,那么某种更好的东西出现时,它也会被抛弃。构筑于快乐之上的人生,基础是脆弱的。
(基于有漏皆苦,快乐也不是恒常的,也是转瞬即逝的。遇到更快乐,自然会舍弃当前的快乐。所以涅槃并非快乐,修佛也不是追求这种狭义的快乐。)

这个本初无染污、自己清净的本性,常被称为佛性。

(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并非夸大。每个人的本性就好比杯子一样,弄脏的杯子只是因为杯子上沾污了污秽,而不是杯子本身脏了。杯子可以洗干净,每个人的本性也可以通过修佛而显露出来最初的清净。)

—————–摘录结束—————–

如果你能够一字一句读到这里,我相信你会明白,烧香磕头许愿求佛的,其实压根和佛教没啥本质关系。佛教之所以被当作哲学来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佛教的教义逻辑十分严谨,推演过程无懈可击。有了这种严谨、正确的逻辑做指导,佛教散发出了迷人的光辉。如果我们能够学懂了这种严谨的逻辑,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修行,人人皆可成佛,每个人皆是佛。

你的打赏,我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