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如何评价汪峰的音乐”

在知乎上有长篇大论了一帖子,“如何评价汪峰的音乐” 也算是自己对汪峰这些年的感受总结吧,记录于此。

非音乐专业人士,凭着听歌这些年的寥寥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

1.“民工摇滚”之说。
这个说法的确有点黑的明显了。无外乎因为某组合当初的视频和他们通过翻唱而走红这件事吧。相比那些在此之前没听过汪峰的朋友,我当初在youku无意间翻出来他们的翻唱视频(那会儿他们还不怎么红)时,其实并不怎么感冒。我一直感觉《春天里》并不是唱给底层劳动者听的歌,相反,这是一首写给小中产们的歌,“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恐怕就连刚毕业的蚁族们,也没有信用卡和24小时热水的家。所以,某组合的走红在我看来是他们的辛酸背景以及真挚情感透过一首首并不属于他们的歌,引起了大家的同情和关注。这就好比科比穿上了皮耶罗的队服亮相,是因为科比和皮耶罗是朋友,但不能因此说皮耶罗是篮球运动员。

2.旋律。
经常看到有人点评汪峰抄袭自己,创新不足。但如果仔细把专辑从头到尾听几遍后,还是可以感受到汪峰每张专辑求变的明显信号的。拿《生无所求》来说,《有些事我们永远无法左右》是很明显的布鲁斯风格,这在最近两三张专辑里是不多见的。《向阳花》最后对少数民族乐器巴乌的运用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创新。
在《信仰》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不是传唱度更广的《春天里》《光明》,而是《无主之城》和《破碎的歌谣》,这两首歌的画面感很强,每次听都好像在看一部电影的感觉。曲风上也更多变更耐听,也更不励志。

3.歌词
几乎每个创作型歌手都会被诟病歌词中带有明显个人标签式的意象,汪峰常用的有“翅膀”、“自由”、“迷惘”、“远方”等等,许巍也不例外,“夕阳”、“平静”、“爱”、“秋天”等等,我觉得这很容易理解,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不会突然发生大转折,感受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创作时运用一些自己熟悉的意象来表达感情是正常现象。

总体说来,汪峰的歌词更直面社会,也更直面现实,从《李建国》时候的“他喜欢看七点钟的新闻联播,他喜欢听邓丽君的流行歌”,到《雨天的回忆》中“我无法忘记那个一九八九的夏夜,和一九九九狂欢的人群”。汪峰从来没有放弃过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这也是摇滚的本质。之前也提到过,汪峰的歌词,画面感更强,用词也足够犀利,不遮掩,不矫揉造作。作为四十岁的男人,他也不再愤青,不再诅咒社会,汪峰更喜欢用歌词向听者提问,“你觉得有意思吗”。

4.商业化
这一点应该是汪峰被诟病最多的靶点了。作为摇滚乐歌手,他上春晚,上央视的同一首歌,甚至上选秀类节目,这应该是很多摇滚青年无法理解的行为,他好像更主流了,他好像不再愤怒了,他好像不再摇滚了。
摇滚乐和商业化并不矛盾,也正因为摇滚乐手商业化不够,这种音乐形式至今在老百姓心中还是属于“坏孩子”的玩物。这对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好处。人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摇滚乐,是不虚伪,是最直接,是不假装,人们也需要了解什么不是摇滚乐,不是疯子一样的上台就摔吉他,也不是不讲旋律的任意嘶吼,更不是大麻+酒精的黑暗。
从这一角度说,汪峰的商业化,首先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下来,有充足的精力去创作他的音乐,然后,为摇滚乐更接地气也更有帮助,因此,一味地指责汪峰商业化,并不那么合适。

你的打赏,我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