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佛群疑》之有关杀生的疑惑

最近在读圣严法师所著之《学佛三书》系列中的《学佛群疑》,此书仍旧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回答有关佛教的种种疑问。

佛教五戒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其中,杀生为五戒之首,为佛门弟子之重要戒律。

但很多人其实对杀生的界定并不清晰,套用很多世俗观点理解佛门杀生的定义,由此产生了很多疑惑,比如:佛门弟子也要打扫卫生,所谓扫地不伤蝼蚁命,是不是打扫卫生也不能损害各类蚊虫的生命?比如:植物也是生命,既然不杀生,那为何还要吃掉各类谷物植物?

针对这些疑问,圣严法师有如下回答,可谓经典,摘录如下谨做备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乃至于老鼠等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死。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会伤及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及其他劳务,也会无意杀死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作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的细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没有思想力。至于下等动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植物则不然。因此,杀生的界定,就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及于植物。

总结起来,杀生必要三个因素:其一,知其为生;其二,本意即为杀生;其三,客观上确已杀生。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是实实在在的杀生行为。

如本就不知道、不认为其是生命,比如植物,比如细菌,这些都不是杀生的界定范围,因此即便有了消灭的行为,也不属杀生。

如本意并非杀死,而是打扫起居卫生,因打扫动作而致蝼蚁丧命,也不属杀生。

如本意的确是杀死,但因别人劝导或计划改变,未能剥夺生命,法律上叫未遂,也不属客观的杀生。

无论如何,平时应多念阿弥陀佛,时常怀着慈悲之心,愿众生可往生西方净土。

你的打赏,我的干粮